一道本在线观看-黄色免费大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我在事物的秘密截了一段|www.81pics.com

1 2 3

 

解讀梅州旅游業的先鋒產業定位  
更新時間:2009-07-09 17:38:46  點擊數:4039

    今年以來,廣東省梅州市討論最多的話題無疑是“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這是2008年梅州市委、市政府對梅州城市發展提出的新的戰略構想。 

    綠色崛起,就是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經濟崛起為核心,以文化建設為支撐,以社會建設為基礎,以政治建設為保障,把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轉化為具有重大社會價值和經濟利益的發展優勢,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和最合理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推動梅州在青山綠水中異軍突起、跨越發展的,具有梅州特色的科學發展模式。 

    旅游業是綠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梅州的青山綠水和客家文化資源,通過保護開發整合,將成為梅州“錯位競爭”的后發優勢。因此,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將旅游業作為先鋒產業進行培育,促進旅游與文化、生態、農業、工業的有機融合,共同發展。 

  旅游發展助推梅州“宜居宜業”

    早在2003年,時值梅州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伊始,便提出了“開放梅州、工業梅州、生態梅州、文化梅州”的戰略構想,同時也提出了“力爭三年內把梅州創建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要求,全市的旅游定位為旅游強市。2005年8月,梅州以高分成功摘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殊榮。此后,梅縣又提出創建廣東旅游強縣和中國旅游強縣的目標,通過“創優”、“創強”,梅州的旅游定位開始轉變,打出了“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旗幟。2003年以來,梅州旅游年總收入、旅游接待人數等主要指標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特別是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多個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旅游業卻始終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460.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2%和12.4%,旅游業作為梅州第三產業支柱的地位更加穩固。從第三產業的支柱,到擔當全市綠色崛起的先鋒,梅州旅游業當仁不讓。 

    近年來,作為“朝陽產業”、“無煙產業”,旅游業對社會各個層面的帶動作用日益突顯。旅游業的發展與當地的城市建設、經濟增長,乃至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有著越來越多的契合點,這與時下梅州市委市政府倡導的“宜居帶動宜業、宜業提升宜居”的綠色崛起構想不謀而合。 

    自上個世紀末,在全國開展的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活動的評分標準中,優秀旅游城市首先要適合當地居民生活居住的理念在梅州的“創優”中也深得人心。近年來,梅州市先后建成了客家風情步行街、鴻都客天下美食街等大批城市旅游服務設施,興建了文化公園、劍英公園等多處城市公共場所,完成了華南大道、中環路、城西大道等多條路面改造工程,特別是城市店面———公廁管理模式更是梅州城市建設的神來之筆。繼優秀旅游城市之后,梅州市又先后躋身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行列。如今的梅州,市域城鎮體系更趨合理,鄉村面貌明顯改觀,生態更加優美,環境更加良好,已基本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城鄉環境。 

    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指出,“宜居帶動宜業、宜業提升宜居”是山區跨越發展階段的探索之舉,是破解山區科學發展難題的重要選擇,是彰顯后發優勢的重要內容,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共享發展成果、共建和諧社會的關鍵舉措。劉書記提到的建設宜居城市的幾大要點,如優化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促進社會和諧、完善服務設施,均與旅游業息息相關。

    梅州市旅游局局長陳建新表示,梅州綠色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單一的旅游產業發展,而是優先發展旅游業,釋放旅游業對于經濟的拉動力,最終的目標還是形成完整的綠色產業體系,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旅游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分。 

    作為地處粵東地區的山區市,梅州旅游業的先鋒產業作用不僅體現在城市建設上,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也呈現出較大的影響力。近年來,中國旅游強縣梅縣的發展,就為旅游業的先鋒產業作用作了很好的詮釋。 

    梅縣是共和國開國元帥葉劍英的故鄉。早在幾年前,梅縣就確定了“旅游旺縣”的發展戰略。“創強”的成功,進一步推動了全縣旅游產業化進程,并有效帶動了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房地產等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新農村建設更加和諧。以有“廣東旅游專業鎮”之稱的雁洋鎮為例,梅州4家4A級旅游景區均在此地,其所轄的長教、南福、陰那、雁上等村有6成的勞動力從事旅游服務業,農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大幅增長。2007年,長教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2.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6300元,分別是1995年雁南飛落戶前的53倍和3倍。城鎮就業人員中有30%以上從事旅游服務業,旅游業真正成為梅縣惠及百姓的事業。 

    梅縣的榜樣作用,也激發了梅州其他區縣大做旅游文章的熱情。首先是平遠縣五指石省級風景名勝區、蕉嶺縣長潭旅游度假區、豐順縣龍歸寨瀑布等一批綠色休閑度假精品景區落成,再有豐順、五華等縣充分利用其優質的溫泉資源熱推溫泉保健旅游,整個梅州市旅游資源得到有效開發,旅游經濟日益活躍。 

    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也有力地促進了全市旅游投資環境的改善。以梅縣為例,目前全縣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已達15個之多,梅雁、寶麗華、華銀、超華、恩華等一批骨干企業集團公司脫穎而出,不斷壯大,“寶新能源”、“梅雁水電”更是成功上市。此外,美國線藝集團、德國BPW車軸公司和美國卡萊集團等國際集團公司先后在梅縣安家落戶。不久前,又成功引進香港昌盛集團在新縣城投資6億元興建白金五星級酒店。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旅游業的作用更是隨處可見。

    集名流茶藝、生態公益、客家文化、農民新村、精品旅游五位于一體的雁南飛茶田景區,是梅州最早的4A級旅游景區,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在經濟效益收獲頗豐的同時,對城鄉建設和農村公益事業的回報更是全情投入。近幾年,雁南飛共出資5000萬元在景區所在地長教村建起了茶田新村,包括農民公寓、長教小學、文化廣場、環村公路、醫療所等公益設施。同時還建立了老人福利金和大學生獎學金制度,帶動農民增收,摘下了貧窮落后的帽子,成為山區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樣板。 

    此外,雁南飛和雁鳴湖兩景區每年還為所在村全部農民辦理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每月發給60歲以上村民生活補助。靈光寺景區投資200多萬為當地村政府興建了“客家風情購物一條街”,有力支持了當地建設和諧社會和經濟發展。 

    農民在旅游中受益,旅游業已成為梅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先鋒產業的“四個不一樣” 

    作為推動綠色崛起的先鋒產業,梅州市市委書記劉日知在對旅游業寄予厚望的同時,還親自為旅游業如何當好先鋒出謀劃策,要求旅游業要做到“四個不一樣”,即“不一樣的指導思想,不一樣的產業內容,不一樣的發展模式,不一樣的發展效果”,他特別強調了旅游與文化、生態、農業、工業相結合,共謀發展的重要性。 

    除了“四個不一樣”的統一部署外,梅州市委、市政府還將下一階段旅游業的發展指標用“三個實現”和“四個上水平”作出了具體規劃。按照文件要求,梅州旅游業作為先鋒產業,要達到以上目標,就要實現年游客1000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00億元以上;力爭4個縣(市區)取得“廣東省旅游強縣稱號”;創建8個以上的全國性區域品牌。此外,還要在旅游景點、環境配套、服務質量和游客層次四個方面上新臺階,力爭創建一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擁有8個以上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高星級酒店,全市導游人員通過培訓并達到持證上崗要求,境外游客在游客總量中所占比重也要達到10%以上。通過5年努力,完成打造粵港澳最有影響力的旅游地區之一、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旅游品牌、世界客家人最有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標。 

    2008年底,梅州市分別與廣東省旅游局、廣州市旅游局簽署協議,合力打造廣東“客家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和“客家文化生態旅游基地”,先鋒產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2009年10月,一座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全國首個旅游產業園———“客天下”將揭開其神秘面紗,這不僅是梅州旅游業的一大盛事,其無所不包的旅游產業鏈更是梅州推動綠色崛起的強烈信號。 

    梅州既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又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特別是擁有獨特的客家文化,有著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天然稟賦和產業基礎。依托各項資源優勢的梅州旅游業發展備受矚目,其先鋒產業的使命已成今后梅州旅游業發展的強力引擎。

 ( 2009年7月8日《中國旅游報》)

Copyright ©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梅州雁南飛茶田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廣東省梅州市梅縣雁洋鎮  電話:(0753)2828888  傳真:(0753)2826898  E-mail:Yearning@yearning.cn
中文域名:雁南飛茶田.com   粵ICP備06071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