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地游客曾笑談,“不到雁南飛,不算到客都”。今天的雁南飛茶田景區,已成為公認的梅州旅游代表作,也是文化、生態、農業、建筑等完美結合的一面“旗幟”。
在這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里,人們可體驗到國家建筑工程最高獎“魯班獎”——圍龍大酒店那傳統客家建筑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可享受到茶田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相得益彰;可領略到山水多情、大地放歌的返璞歸真;可品嘗到活色生香、獨具風味的客家美食;可欣賞到多姿多彩、令人陶醉的客家風情歌舞表演……在雁南飛,你體驗到的是超值的享受,你能找到的是屬于自己的一份心靈禪境! 無論平日,還是節假日,雁南飛都成為八方游客來到梅州爭相惠顧的地方,這使得在雁南飛看到的,除了美麗的景點,就是攢動的“人頭”。 多年來,雁南飛茶田景區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國家建筑工程最高獎“魯班獎”、全國青年文明號、中華餐飲名店、廣東省著名商標、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廣東省最佳旅游景區、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十佳景區等多項榮譽,每一個榮譽都來之不易,它以無聲的語言使人折服…… 凡此種種,構成了一種引人關注的“雁南飛現象”。 有人以為,雁南飛的出名,是因為有隨處可見的鮮花,有亮麗獨特的建筑,有風情萬種的茶田。其實,雁南飛能成功,能成為梅州的一個樣板,一張名片,特別是為山區旅游開發創出一條新路子,究其原因是:她有成功的核心理念,有獨特的開發模式,有高效的管理方法,當然,還有雁南飛式的魅力文化!
核心理念:要做就做最好
理念是企業競爭力的“制高點”。雁南飛的成功,最核心的是她有很好的理念,就像一個人有很好的頭腦一樣,雁南飛開發主體寶麗華集團自始至終都在倡導一個核心理念——要做就做最好。 當人們贊美雁南飛之美時,往往沒有想到,在美的背后,是雁南飛強烈的“精品意識”。“要做就做最好”,是寶麗華集團董事長葉華能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籌建期間,他幾乎跑遍了省內外有一定特色的景點,在每個細節上認真取人所長。當初,為了學習臺灣草的種植技術,他和技術人員在深圳旅游景點看人家種草看了一整天。即使是出差在路上,看到有一定造型的石頭和樹木,他會當即停車與人洽談購買,并租用卡車運回雁南飛。在建設中,工程人員也精益求精,稍有不完美就重來。在建設雁南飛景區的過程中,葉華能給管理層扔下一句話:“要讓雁南飛任何一處地方都能成為游客可照相的美景”。雁南飛茶田總經理葉祖根戲稱:“就是老板的這一句話,讓他和公司幾百號員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天都沒敢放松過!” 在雁南飛茶田出產的茶葉產品里,細心的游客會發現,這里永遠只有一等品,沒有二等品。因為,雁南飛的核心理念里,沒有二流、三流、普品的概念,他們永遠都是追求“做一流的事,做一流的人”;同樣,在雁南飛的客家菜肴中,肉類和蔬菜的采購永遠都要“新鮮”,隔夜或過餐的食品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冰柜里,更不會出現在圍龍食府的餐桌上。同樣,在雁南飛的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個游客,都可以伸出手指,往窗臺上,桌椅上,樓梯扶手處,甚至是洗手間墻壁上抹拭,結果都是一樣:一塵不染!所以,來過雁南飛的人不得不承認,這里的裝修風格是最特別的,這里的建筑設計是最完美的,這里的服務是最超值的,這里的環境是最賞心的! 雁南飛茶田總經理葉祖根告訴記者:當年,圍龍食府開業之前,老板看到買來的餐具與建筑和裝修風格不吻合,叫我馬上連夜趕到深圳一家酒店去,找到這家酒店餐具的生產廠家,把那種餐具買回來,這樣雖然閑置了100多萬元的餐具,但來過的人都說好;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和質量,老板經常“偷襲”檢查廚房的冰箱,看有沒有不新鮮的肉菜。 有人認為,這樣既花錢又費力,自討苦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對此,葉華能解釋:追求完美才是最節約成本的!認認真真地把每件事都做好、做到位,就不會重復、浪費。
開發模式:跳出旅游做旅游
雁南飛開發之初,體現了錯位發展的思維。雁南飛善于從劣勢中挖掘出相對優勢,把山區綠色生態優勢與濃郁的客家文化相結合,使之成為集三高農業、旅游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景區,從而避開了傳統農業發展的老路,也避開了傳統旅游開發的老路,為山區旅游綜合開發闖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莽莽群山,連綿起伏,既是梅州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也是梅州的巨大財富。1994年冬,廣東寶麗華集團將投資的目光投向群山,擬在粵東名勝陰那山梅縣雁洋坳頭坪的10000畝荒山上開發種茶。1995年春,推土機在轟鳴中將沉睡的荒山推開了第一鏟黃土。寒來暑往,櫛風沐雨,兩年之后,2000余畝茶園染綠群山,芳草遍地,花團錦簇,飛瀑散珠,佳木欣榮。1998年茶葉銷售額達近千萬元,旅游業總收入1000多萬元,荒山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為了實現山區開發的效益最優化,雁南飛不僅在茶葉方面從種植、加工、包裝到銷售實現了一條龍,而且將“三高”農業與旅游緊密結合起來。它因山就勢,在綠化美化上花盡心思,逐步布局了茶藝館、16幢度假別墅、3個游泳池和網球場、釣魚池、圍龍大酒店、圍龍食府以及各式景點、雕塑數十處。現在的雁南飛已經成了外地來梅游客必游的景點,與鄰近的葉劍英紀念園、陰那山靈光寺構成了梅州旅游的“黃金線路”。發展旅游促進了雁南飛茶葉銷售,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茶葉種植和加工則為旅游直接提供了吸引力。在雁南飛身上,很好地演繹了旅游綜合開發的妙處。 誠然,雁南飛作為投資過億元的大型開發項目,它的成功,還源于她依托著雄厚實力的寶麗華集團。沒有寶麗華集團的資金力量,雁南飛不可能達到現在的規模。寶麗華集團永遠追求完美的信念,保證了雁南飛設計和建設的高品位。當然,雁南飛的飛速發展也給投資商寶麗華集團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反哺”效應,它不僅成為寶麗華集團的經濟增長點,也成為寶麗華培訓中層管理人才的“黃埔軍校”,更重要的是,她成為了寶麗華集團的“形象代言人”,是寶麗華集團實力和品位的象征,密切了寶麗華集團與社會各階層的聯系。如果用傳統的廣告,要達到這樣的綜合效益是難以想象的! 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建立利益相關方的良好分配機制,這也是雁南飛在開發過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雁南飛在開發過程中盡量向當地傾斜,使企業與社區相融合。她的工作人員80%是雁洋人,她在向省內外招聘管理人才的同時吸收了當地農民,把他們轉化為農業工人,使他們有了每月800多元的穩定收入,這種收入在梅州農村居上等水平。雁南飛所在的雁洋鎮長教村原先十分貧困,雁南飛的興建有力地改善了山區交通,搞活了市場,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不僅如此,雁南飛還發動梅州廣大農戶在各地選擇適宜栽種茶樹的地方。這種以點帶面、共同富裕的生產方式,不僅延長了傳統農業的產業鏈,而且很好地協調了雁南飛與當地農民的利益關系,從而保證了雁南飛的健康發展。 雁南飛茶田告訴我們,旅游開發也許要“跳出旅游做旅游”,可以朝著集約化、產業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不一定要跟風建設“高投入、高門票、高風險”的旅游景觀,而是要注重與當地經濟生活緊密結合,實行錯位發展,這樣風險更小; 雁南飛茶田告訴我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建立利益相關方的良好共享機制,這樣才能化阻力為動力,產生更大的帶動效應,這是山區開發旅游取得成功的關鍵; 雁南飛茶田告訴我們,山區旅游開發的產業化首先需要開發主體的集團化,尤其要依托有雄厚實力的企業集團,才能實現資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到位。農業與旅游開發投資大,回收慢,雄厚的實力很重要。沒有實力,只能是空中樓閣!
管理精髓:服務+環境=競爭力
以優質服務留住人,以美麗環境吸引人,在高起點建設的同時,雁南飛抓住了高水平管理。雁南飛的管理,對游客而言,就是抓服務,抓環境。 服務就是競爭力。從進入雁南飛開始,一路都有一身紅裝、溫文爾雅的迎賓禮儀小姐春風般微笑致意,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新奇感,全然沒有一些旅游景點保安人員的生硬冷漠。進入茶藝館前的停車場,一下車又會有一身紅裝的迎賓禮儀小姐為你打傘遮陽擋雨——把保安隊變成禮儀隊,這是雁南飛的“首創”,也是雁南飛在服務和管理上的一大“亮點”;在茶藝館,你可以任意品嘗各種香茗,而且是免費的,服務小姐對你的要求從不厭煩;在圍龍食府里,你剛脫下外衣,服務員就悄悄為你掛好了衣服并用白巾蓋上以防弄臟;在別墅,服務員可以半夜為你煮好熱氣騰騰的夜宵,或者為你熨燙衣物。此外,雁南飛把“外來導游模式”變為景區內提供“免費景區導游模式”等等,無不體現著善于創新的服務意識。 環境也是競爭力。從“雁南飛”體現的“黃土不露天”、“洗手間也要體現有文化”、“小處也要出精品”等做法,你就會體會到雁南飛永遠營造完美環境的意識。在雁南飛,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精心設計,匠心獨運;雁南飛紅燈籠上的“茶”字字體,是幾經斟酌才最后敲定的,大氣而舒展;圍龍食府燈罩的形狀和用料,具有恰到好處的效果;雁南飛沒有像時下一些項目那樣膚淺地建廟塑佛,而是立足自然,大力豐富中國傳統文化中“和”——人與自然和諧的內涵,滿足人們回歸自然、回歸傳統的心理需求,把人工建筑和自然生態完美結合,創造出讓都市人放飛心靈的“人間仙境”。 為了建設雁南飛的“超五星級”大酒店,前不久,寶麗華集團組織了20多名有關設計和管理人員,專程到中東迪拜去考察。半個月時間,每天考察6個酒店。回來的時候,每個所住過的酒店的床上用品,都買了一套回來。為了建好這個酒店,有關人員走遍全國買回大量的裝飾材料,并在梅縣大新城專門建了一幢別墅進行試驗和產品創新。雁南飛如此用心地營造環境,難怪有游客笑稱:“第一次到雁南飛的人,就喜歡上了她;第二次到雁南飛的人,就愛上了她;第三次到雁南飛的人,就扎根這里不走啦!” 雁南飛對內的管理,最大特色就是“人性化”。如此人性化的管理,在一般企業是很難看到的。雁南飛茶田總經理葉祖根說:“我給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上班時間是員工的‘父親’,下班時間是他們的‘母親’。雁南飛是一個有500多名員工的大家庭。企業把員工當親人,員工也會把企業當自己的家。”
無窮魅力:文化比鮮花更重要
雁南飛的設計師深刻地認識到“文化”是旅游的“酵母”,旅游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比鮮花更重要,比建筑更長久,比園林更有底蘊,比山水更有內涵。雁南飛把旅游上升為“文化藝術之旅”,無論是栽花、種果、建房、造園等,處處融入文化。使山不僅僅是山,水不僅僅是水,花不僅僅是花,房子也不僅僅是一種建筑,而是以文化渲染的寧靜與張揚,使游客達到心靈上的共鳴。 客家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格言文化、茶文化、企業文化……在寶麗華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細節中都得到充分體現。可以說,文化已滲透至雁南飛的每一個角落。 在雁南飛,其建筑均把典型的客家建筑特色和現代建筑理念相結合,并配套良好的花木、山水等生態景觀,形成了寶麗華典型的建筑文化。使用大量的原木、竹子,彰顯環境友好;外立面紅色、外形渾圓或半圓,彰顯客家民居特色;做工精細、獨具匠心,盡顯精品建筑品位。從雁南飛圍龍大酒店到圍龍食府,細心的游客同樣會發現,這些建筑用得最多的,無非三樣——竹、木、圓。建筑架構和裝修多用竹木這些原生態的材料,環保又實用。而圓,卻是客家圍龍建筑的主要特點。圍龍食府的圓頂,就是由99999根竹子構成的。 在雁南飛,處處均鮮明地顯現出頗具特色的茶文化。造型各異的茶壺雕塑,不僅配以大量詠茶的古詩詞,而且流出潺潺溪水,將人造景點與傳統文化結合得緊密自然。為使茶文化“更濃更香”,寶麗華還對茶葉進行充滿文化韻味的包裝和宣傳。無論是圓罐裝還是方盒裝,個個都是那么精美;悠悠茶韻,茶中深情,讓人愛不釋手。在雁南飛茶藝館里握一杯香茗,輕輕啜入口中,然后放任心情隨著茗香飄浮,忘乎人間俗事,已成為游客在雁南飛必做的賞心樂事。 在雁南飛,格言文化可謂最為瑰麗的文化形式。從走廊到洗手間、從大廳到房間,隨處可見寓意深刻的格言,就連在雁南飛正在施工的一些建筑物上,也懸掛有發人深省的格言。在景區內溜達,時不時有幾句格言映入眼簾,腦子就會像被智者點撥一樣,或沉思,或頓悟,或大笑。 在雁南飛,飲食文化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圍龍食府烹制出品傳統的梅菜扣肉、茶田鹽焗雞客家菜,同時結合現代人的飲食口味,對客家傳統菜系進行改良,新創了香茶燉烏雞等新式特色菜肴,其發明的土窯煨湯獲得了國家專利,形成了自己的客家菜特色,使游客們流連忘返,樂趣陶陶。 在雁南飛,還有一個宣傳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那就是雁南飛歌舞藝術團。客家山歌對唱、表演唱,客家傳統民間藝術鯉魚燈等特色節目,充分展現出客家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深受海內外游客的歡迎。 卓越的企業必然有卓越的企業文化。“努力學習做人,努力學習做事”,這是雁南飛企業文化的精髓。雁南飛深刻體會到“以人為本”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巧妙地將“人文關懷”的精髓貫徹到具體的工作細節中來。對內,她倡導全體員工認真學習做人做事哲學,真正成為一個品德崇高、有益于社會的文化人;對外,對客戶和利益相關者的尊重同樣給予高度重視。通過將獨有的企業文化發揚光大,強化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增強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雁南飛的成功,正應了一句話:低端的企業做產品,中端的企業做市場,高端的企業做文化! 雁南飛,這棵新生的“茶樹”,今朝已是根深葉茂,生機勃勃;雁南飛,這只客家的大雁,明日必將宏圖展翅,越飛越高!
《梅州日報》2008年12月6日 |